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3月28日,国家网信办指导组织“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等短视频平台首次试点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
用户每日首次启动应用时,系统将进行弹窗提示,引导家长及青少年选择“青少年模式”,使用更加方便。进入“青少年模式”后,用户使用时段受限、服务功能受限、在线时长受限,且只能访问青少年专属内容池。系统还将试点通过地理位置判定、用户行为分析等技术手段筛选甄别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用户,并自动切换到“青少年模式”。
近一两年,随着网络短视频的快速发展,开展青少年防沉迷工作已经成为短视频平台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网络短视频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青少年不同程度的沉迷问题,家长和社会各方对此多有诟病,有关部门推动短视频平台开发运行防沉迷系统势在必行。
国家网信办将在总结试点经验、完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于今年6月在全国主要网络短视频平台全面推广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并形成统一的行业规范。
记者实测 在线时长受限,浏览内容皆属寓教于乐
青少年防沉迷系统首次上线后效果如何?今天,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分别登录了“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等短视频平台,发现这三个平台均已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且三个平台的“青少年模式”,均无法进行充值和打赏。
今天中午11点50分左右,记者打开抖音APP,在登录平台后弹出来一个框,上面写着“为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抖音平台特别推出青少年模式,该模式下部分功能无法正常使用。请监护人主动选择,并设置监护密码。”
记者随后选择进入“青少年模式”,并开启了时间锁,按照规则,这个开启时间锁后,单日使用时长超过触发时间,需输入密码才能继续使用。系统设置的触发时间分别是40分钟、60分钟、90分钟和120分钟。记者选择了“40分钟”这一选项。
正式开启“青少年模式”后,屏幕出来一个弹窗,上面写道:“在青少年模式中,我们精选了一批教育类、知识类内容呈现在首页,且无法进行充值、打赏等操作,每日晚22时至次日早6时期间无法使用抖音。”抖音还声明称,“青少年模式”是抖音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作出的一次尝试,其优先针对核心场景进行了优化,也将继续致力于优化更多场景。
之后,记者在“青少年模式”下进入抖音,首页出现了学习英语的内容,再往下拉是哄娃神器制作的趣味剪纸,还有语文中考考点等内容。到了约莫12点30分的时候,屏幕上出现了“输入时间锁密码”的提醒,弹窗上提示,“今日您已累计使用40分钟。根据青少年模式规则,今日无法继续使用,或由监护人输入密码后继续使用。请合理安排使用时间。”
与“抖音”相似,“快手”“火山小视频”也推出了“青少年模式”。如快手在弹窗中声明。“为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快手特别推出青少年模式,该模式下部分功能无法正常使用。请监护人主动选择,并设置监护密码。”
和“抖音”“快手”自动跳出让用户选择“青少年模式”不同,记者在登录“火山小视频”后需要点击“我的”找到“青少年模式”选项,里面罗列了该模式的几个功能,其功能和“抖音”、“快手”类似,分别是绿色健康内容、时间锁、禁止直播、关闭钱包功能、宵禁模式、更改密码等。记者点击“青少年模式”后,出来一个弹窗,有两个选项,分别是“我是成年人不开启”“继续开启”。记者发现,首页上推荐的内容一半以上为书法类,还有手工制作类、歌曲类、炒菜类。相比“抖音”“快手”主要是教育类不同,“火山小视频”所筛选的青少年视频内容有些“另类”。
专家采访 与其封堵,不如引导
▎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
从没有到有肯定是一种进步,但还可以更加完善。我建议可以效仿国外进行分级细分。如果不分级的话,从16岁和8岁青少年看的内容是一样的,这不科学。建议根据青少年的年龄来设定观看时间限制,必要时还需要成人的陪伴、指导。相较而言,年龄越大的青少年,控制能力强一点,观看时间可以相应增加,年龄越小的,则观看时间可以设置得越短。这需要研究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来设定。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做法。这在技术层面上应该不难做到。
▎儿童心理研究专家蔡璐滢
这一举措非常好,按理说,青少年应该在家长的监控下使用手机,但倘若家长不在,监控不力,青少年也只能观看筛选过的内容。最起码,一些不良的内容青少年就看不到了。
互联网时代,青少年很容易就接触到网络世界,与其封堵,不如通过这个功能来引导合理应用,起到教和娱的功能。
记者快评 给孩子观看视频的时间上把“锁”
从老少咸宜到少儿不宜,青少年防沉迷系统的率先试点体现了国家网信办的决心: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行业履行社会责任、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随着几年来短视频平台的快速崛起,不少青少年也被这一新颖的形式所吸引。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孩子的成人化,他们的过于“早熟”、沉溺网络未必是好事。会不会诞生一代“短视频儿童”尚未可知。
相较有自控能力,能对自己的行事能力负责的成人来说,有关平台有必要给祖国的未来观看视频的时间上把“锁”。在内容上严格按照孔子所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的准则进行把关。
【数据】未成年网民规模已达1.69亿
近日,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2018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累计观看人数超过678万。
其中一项调查引发网友关注。据统计,2018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达1.69亿,大多数未成年网民日均上网时间在2小时以内,他们一般用手机和电脑上网,多使用网络进行看新闻、学习、社交、听音乐、玩游戏、购物等活动。
调查发现,未成年网民中遭遇网络暴力的比例达到15.6%,其中在网络上遭到讽刺或谩骂是主要问题。数据显示,未成年网民在网上遭到讽刺或谩骂的比例为11.4%,遭遇其他网络暴力问题的发生比例均未超过5%。
【链接】虹口网信办成立网络文化与道德联盟
各种不良内容充斥网络,不利青少年成长怎么办?除了国家网信办力推的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外,虹口区网信办也于昨天3月28日成立了虹口区网络文化与道德联盟,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出力。当天,该区网信办同时出台了网络文化与道德联盟公约。来自虹口的虎扑(上海)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罐头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久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25个成员单位和3位网络自媒体人成为了首批成员。
没有喊口号,没有“假大空”,不少联盟单位打算以很IN的方式传播网络正能量。联盟成员“掌门1对1”率先推出了构建网络文明环境的一系列措施,宣布由公司核心员工成立“网络文明守护者委员会”。该公司政府事务总监李秋沅介绍说,该委员会的成员来自各个部门,大多是教师团队的代表。平台希望为青少年营造更好的网络环境。如通过APP开机图文、视频等形式开展主题宣传,同时推广爱国主义“第二课堂”“掌门灯塔计划”等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社会公益活动,传递网络文明的优秀价值观。“如果你的内容太生硬,现在的小朋友可能不会接受。他们更喜欢潜移默化的影响。”
另一家联盟单位“罐头场”是一个专做原创生活方式的短视频公众号。罐头场品牌战略官李昌浦认为,传播正能量未必要喊口号。过去讲的口号,现在的年轻人有可能会抗拒,所以希望用慢基调的视频来影响他们。“我们公众号倡导的就是比较正能量的内容,希望网友能过上健康的优质生活。我们的受众大部分是大学生或者刚工作的小白领。宗旨就是希望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我们拍的视频也是温暖的治愈系的。”
“互联网是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网络上的内容影响到千千万万的受众。网民在上面获得信息、交流信息,会对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导向作用,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成长有重要影响。”虹口网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此前他们对区域内互联网企业,特别是互联网文化企业开展了密集走访调研。对互联网企业和网络自媒体人所反映的网络上存在的各种乱象进行了认真研究。为此,虹口区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此次,成立网络文化与道德联盟就是其推出的措施之一。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